近日,由中国会计报主办,中兴新云联合主办的“2018财务云创新高峰论坛——改革开放四十年会计行业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深圳成功举办。中兴新云副总裁兼财务云总经理陈东升先生,现场分享了主题发言《财务的春天在哪里》。
2018年12月15日,由中国会计报主办,中兴新云联合主办的“2018财务云创新高峰论坛——改革开放四十年会计行业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深圳成功举办。活动汇聚了100余位来自各大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和国际会计师组织等的管理者和财务负责人,现场发言精彩纷呈,为与会者呈上了一场关于财务云和会计行业创新发展之路的思想盛宴。中兴新云副总裁兼财务云总经理陈东升先生,现场分享了主题发言《财务的春天在哪里》。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发言整理而成,以飨读者。
各位尊敬的来宾,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今天的论坛现场。接下来由我和大家做一个分享。我今天分享的题目是“财务的春天在哪里”。我为什么会想到这样一个题目?主要源于我和许多财务同仁沟通和交流的时候,大家所表现出来的对未来财务发展的思考,甚至是困惑和焦虑。
我们的困惑和焦虑来源于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来源于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个人是1995年上大学,学的就是会计专业。从1995年接触会计开始,二十几年的时间,我亲身经历了会计所使用的技术手段从最初的算盘到计算器,到单机版的电算化软件,再到我们联网的ERP,再到我们现在所经历的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智能化等等,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这种技术的变革对我们来讲是好的事情,它给我们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带来了很多可能性。但同时我们也在思考,这种变革会不会革了我们自己的命?随着越来越多的财务工作被信息化的手段所取代,我们也在思考,以后财务人员应该做什么?
根据很多第三方机构所做的预测,到2025年的时候,全球的工作岗位大概有30%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对应到中国,对应到会计行业这是个什么状况呢?刚刚我们陈总编也讲过的,我们现在有两千万的会计从业人员,如果有30%的工作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话,意味着有600万人会失业。这个冲击可以说是非常之大的。对此,我们有所困惑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必须有所绸缪。
第二个方面,我们的困惑来自于目前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企业发展形势的变化。今年是我们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年可以说是我们整个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大周期,在上半阶段我们可以看到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非常好,百花齐放;但是到了下半阶段我们发现可以争奇斗艳的花朵似乎少了,变成了有限的几朵,比如房地产,比如金融,比如互联网。到了眼下这个时点,我们发现好像各行各业都感到了压力,都在思索自己的未来向何处去。
我这里有一组统计数据,是在网上看到的,也许不是很精确,但是可以大概反映目前的经济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财务的工作要求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当企业快速发展的时候,业绩非常好的时候,我说财务的工作其实非常简单。第一,算好账。第二管好钱。可是当我们提升管理能力的时候,向管理要效益的时候,我们财务的工作也变的越来越复杂。我们需要关注企业的全面预算,关注资源的投向,资源的使用效率;我们要关注企业的绩效管理,怎么帮助企业提升业绩;我们要关注全面成本管理,保证企业的成本竞争力;我们要关注在全球范围内的税务筹划,税务风险的控制,全球商业模式的研究,转移定价的制定;我们要关注在全球范围内如何高效的使用资金,控制汇率风险,等等等等。我们可以发现财务的工作越来越多了,压力越来越大了。
面对这样的冲击和变化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个人认为应对外部变化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我们自身更积极、更主动地去变化。对于财务人员,我们的思想意识,我们的工作定位,包括整个财经组织的工作体系的构建都应该有所调整,有所适应。我们要从一个单纯的账房先生变成一个精通核算、懂得管理、深入业务、能够帮助企业创造价值的人。财务能创造价值,这是我们最根本的追求。
我们说财务应该如何创造价值呢?如果财务要创造价值就不能把财务工作孤立地看待。我们必须把财务的工作和企业整体的经营运作融合在一起。为了方便理解,我们把企业的运作抽象成了三个循环:
这三个循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里面信息循环是基础,管理循环是保障,而业务循环是我们创造价值的真正的源泉。财务工作想要创造价值就必须把我们自身的财务工作和这三个循环紧密的融合在一起,针对这三个循环不断的提升,不断地优化我们的工作。
首先看信息循环。信息循环是我们财务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最本质的工作。在过去的模式下,我们的信息循环是有一些缺陷的。譬如说我们的工作很多时候都是分散的、是隔离的,更多的是依赖于手工操作。这种模式必然导致效率很低,成本很高,反应及时性不够,提供的数据质量也不是很好。现在新的形势下对我们要求恰恰是相反的,我们要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提供更高质量的数据支撑。那我们怎么做?我们怎么把握这种新形势下对我们的要求?答案是非常肯定的。我们要做财务的共享服务,要把原来分散在各个业务模块里的那些相对简单、重复、基础性的、业务量比较大的工作,整合到一起来统一完成。这种共享不是简单的人员集中,不是简单的工作整合,我们把它定义成财务的工业化大生产。为什么这么讲?大家都知道人类的历史已经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现在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而每一次工业革命不仅仅是新技术的出现,它也意味着在技术背后我们的生产模式、管理模式所相应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动力的出现,我们从小作坊式的生产转变成了工厂的生产,我们初步进入了工业化的历程。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出现,我们有了非常高效的流水线的作业,有了非常科学的分工协作,管理也开始独立出来,泰勒的科学管理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的出现,我们有了独立的信息,有了独立的信息系统,IT部门开始从企业独立出来进行运作。现在我们进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大数据、云计算、万物互联、人工智能等等,开始大行其道。
所以,我们总结一下会发现,其实工业革命就像陈虎总所讲的一样,是沿着专业化、流程化、标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这样一条路径在逐步演进的。对应到财务共享服务你会发现我们完全是相同的路径
我们要专业化、流程化,我们有专业的人员分工,要通过流程来驱动业务运作。我们的工作组织不再是按照区域、按照部门、按照行政维度来开展,而是按照流程来组织。我们分应收应付,同样是员工费用报销,有的人可能只负责前端票据的处理,有的人只负责中间的审核,有的人只负责后端的支付。并且每一个流程,每一个流程节点我们都有明确的责任人,有明确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标准,我们要保证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能有相同的处理结果,这是我们的标准化。
有了专业化、流程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之后,我们又可以进一步进行信息化的工作,用信息化的手段来帮助我们。我们的目标有两个:第一个目标,我们希望所有的业务能够在线协同。第二个目标,我们希望所有的数据能够互联互通。目前的情况下,很多企业都有了自己的信息系统,但是不见得我们能够满足这两个目标。比如说以采购为例,我们有对员工的采购,有对供应商的采购。对于供应商的采购可能有一部分工作是通过信息系统线上完成的,但也有一部分工作是线下的。比如供应商的寻源,供应商的管理,采购招标流程等等。员工的采购,比如机票、酒店住宿,比如零星的办公用品等等,很多都是通过线下完成。我们是不是能把这些线下的工作全部都转到线上完成?针对员工的出行我们可以有一个商旅系统,针对办公用品的采购我们可以有一个办公采购系统,针对供应商的采购,我们可以由一个供应商的协同平台,把线下的工作转移到线上完成,并且让系统之间深度互联。从内到外,我的核算系统可能关联着我的报账系统,我的报账系统关联着我的发票系统,发票系统关联着我的供应商协同平台,再向外可以直接关联供应商自己的系统。
通过这种深度互联的方式,第一我们可以减少甚至消除财务的手工工作。我知道很多企业现在可以做到记账凭证的自动生成,资金的自动支付。第二,把我们的管理嵌入到流程和系统中完成。现在的企业都很强调企业的内控,强调企业的管理,但是这种内控的落地不是依赖于我们有多么多的红头文件,有多么厚的内控手册,而是要把你的控制嵌入多流程和系统中完成。第三,在我看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通过这种互联互通的方式,我们就可以获取以前所没办法想象的那种丰富大量的财务数据;就可以把共享服务中心建成我们财务的大数据中心;有了大数据的基础,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的进行智能化或者数字化。
在这个地方我想强调两点。
所以,针对信息循环,我们应该建立共享服务中心,沿着标准化、流程化、专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做好这部分工作之后,大家是不是有一个感觉,这进一步强化了我们前面的这种顾虑。通过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我们一定可以释放出更多的财务人员出来。——这些人释放出来之后,去做什么?失业吗?不是的。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一定不是以裁员为最终的目标。那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是管理提升,是价值创造。我们所释放出来的这些人员要从信息循环转移到管理循环和业务循环,要从核算会计转变成管理会计。
实际上,共享服务和管理会计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组合,为什么这么讲?我们建了共享服务中心之后会选择做管理会计,这是必然的选择。同样,如果我们想要去做管理会计的话,共享服务中心也是我们一定要去做的一件事情。如果我们没有做共享服务中心的话,你是很难很好地去做管理会计的工作的。为什么我这样说?因为财务共享给管理会计、财务转型提供了三方面的基础。
第一是数据基础,共享服务中心是大数据中心,这些数据是我们做决策支持、经营分析的重要支撑,没有这些数据你的管理会计就是无源之水。第二是管理基础,共享服务中心强调专业化、流程化、标准化,强调把所有的控制嵌入到流程和系统中实现。所以,通过共享服务的建设一定会极大提高我的管理基础。第三,我们强调组织基础,只有通过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我们把这些人员释放出来,大家实现真正的职责划分之后我才有可能很好地做管理会计。如果按照原来的模式,你会发现好多财务人员既没有精力做管理会计,也没有动力去做管理会计。为什么?因为我手里有大量基础性的工作,所以,我没有精力做管理会计。同样,我有这些基础性的工作,我把这些工作做好之后我就可以完成我的工作任务,我就可以应付领导了,我就可以交差了。所以,我也没有动力做这些事情。所以,我们真正想做管理会计的话必须实行专业化的工作划分。共享服务提供了组织基础。没有共享服务中心我们做管理会计多半是事倍功半,有了共享服务中心之后再去做管理会计,我们是事半功倍。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怎么在共享服务的基础上做管理会计呢?我们说做共享服务之后,人员释放出来,从你的信息循环要转到你的业务循环和管理循环当中去。我们把配置到管理循环的这部分财务人员叫做战略财务,我们把配置到业务循环当中的这部分人叫做业务财务。
战略财务和业务财务虽然都是做管理会计的,但是在工作的侧重点上还是略有一些不同。我们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三点:
他们虽然有不同,但总的来说他们所做的都是管理会计的工作,他们一定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这也是我跟很多企业的CFO交流的时候大家所担忧的。担忧的是什么?他不担忧共享服务中心能不能建设成功,他担忧建成共享服务中心以后释放出的这些财务人员应该怎么办,我们是不是有能力去介入公司的管理,是不是有能力帮助公司战略的落地,我们应该用什么作为我管理的抓手。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一定是可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我自己做了好多年的管理会计,我有很深的体会。这里我想简单的跟大家分享几点我这么多年管理会计的体会,我把它作为自己做管理会计的三针强心剂。
最后,我想用一首诗为我今天的分享做结: